可能有很多人聽過一句舶來術語:“建筑物綜合征”,聽起來很抽象,但其實與人息息相關。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爆發能源危機以后,歐美各發達國家從節能的角度考慮,建設新辦公大樓,商用建筑,與住宅樓時全部增加了建筑的隔熱與密封性能,從而讓通風量減少,室內環境空氣質量下降,空氣變得渾濁不清新。
所以,會導致一些長期處在辦公樓的工作人員,教室里的師生,居室內的生活居民出現一些刺激眼鼻黏膜,咽喉,疲乏,記憶力下降,頭昏,頭痛,咳嗽,哮喘,過敏性肺炎等二十余種癥狀,經過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表明,這些癥狀與室內環境空氣被污染相關,被統一稱為“建筑物綜合征”,又稱“新居綜合征”。
那么一幢“健康綠色”的建筑物達到評判指標體系又有哪些內容?
其實早在2016年,中國建筑學會標準《健康建筑評價標準》里寫明對“健康”建筑的定義為:在滿足建筑性能的基礎上,提供更健康的環境給建筑使用者,以及健康的設施和服務,得以促進建筑使用者的身心健康,實現建筑健康性能的提升。
該健康建筑評判指標體系由空氣、水、舒適、人文、服務、健身6類指標組成。在建筑的全壽命期內,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,減少污染和保護環境,為人類提供健康、合適和高效利用空間的建筑。
從最基本的建筑物來限定健康標準,人類的健康也有了更高的保證。
相關閱讀: